国资商城:一个非典型云南互联网企业的死亡

原标题:国资商城:一个非典型云南互联网企业的死亡

前几天路过家附近的一个*资商城关门了,回头问一个朋友说这家公司又裁员了,在去年底所有的技术部门解散以后,这家公司又进一步滑向深渊,或者说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家非典型云南互联网企业的死亡(这篇文章是我随便瞎掰掰,请各位不要对号入座,而且这家企业也没有死掉,也比大多数草根公司活的好,但是相比最初的样子,其实就是死了,因为技术团队都被裁掉了)。

说这家企业是非典型,首先他是带着特殊任务成立的公司,目的是为了扶贫,助力农村脱贫是核心目标,可以说志存高远;其次他含着金钥匙出生,有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,绝不是一般互联网企业那么寒碜的出身,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找钱;第三他本身并不是互联网公司,只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。

也许是有钱,这家公司在发展之初是非常凶猛的,据说请了不少北上广深的牛人,而且几乎把我认识的云南本地不错的技术都撸过去了,接下来涉及的项目也很广,包含了线上商城、B2B、教育、旅游,还有仓储物流、以及线下门店等超多目标。应该说从16年到17年,很快研发团队可能已经在300人左右,公司总人数据说也是非常之多的。

这家企业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,我很多朋友过去的时候,都说去是因为工资高,估计一两年这家公司就完蛋了,但是看在钱多的份上,不挣白不挣。从这点来看,这家企业在某种层面上,还是实现了扶贫这个目标的,至少帮助了不少码农,也是扶贫的一种。出现这种情况,一般有两原因,一是这家企业高瞻远瞩,所定目标不是普通人能看得到;二是这家企业就是国王的新衣,所有人都明白是不可能的。我想这家企业实际所做的事情,更多是后者,稍微有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这么做不行。至于谁是国王,也许是冤大头政府,但肯定不是企业的管理层,我们这些屌丝都知道玩不成,这些老江湖即使不是专业人士,多少也都是知道的。所以这个国王实际是这场游戏参与者的一个默契——我们每个人都争取在倒掉之前多薅羊毛。

简单的来说,公司目标要在全省每个县(甚至乡镇)都建立仓储基地,这对仓储的管理就是极高的要求;公司要把生鲜农产品,运到大城市售卖,这对生鲜物流就是极大的考验;公司涉及全省100多个县,不同的地区农产品完全不一样,如何保证商品品质,不是打上“绿色云南”就够了,和农民伯伯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,要弄出品质相对可控的农产品,那绝对是个技术活。类似种种的事情很多,从我这个门外汉来看,就觉得做好其中任何一件事情,都是非常难的,做好任何一件都善莫大焉!

既然我看到了,这家公司的领导们估计也看到了,所以他们技术团队加班加点最先弄的是,农业大数据平台,是不是契合草榴(打错了,暴露了,我也不改了)!如果是去年来定目标,我估计应该是一个智能AI扶贫平台!做大数据分析平台,你们有多少准确的数据来源了,你们分析的结果怎么服务于扶贫了?为什么会定这样一个滑稽的方向了?我不敢妄自揣测!

剧情在高潮的时候,一则消息:中融信托管理的“中融-嘉润3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原到期日为2017年12月15日,借款人云南国有资本未能按时偿还全部信托贷款本息。这则消息,让这家企业几乎遭遇灭顶之灾,原来最有钱的金主居然没钱了。剩下的故事,就是这家企业的溺水挣扎了……

这家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快的走向没落,从根本来说,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:

首先,企业要做什么是不清楚的,扶贫只是个愿景,不是一个清晰可执行的目标;

其次,管理!几乎任何倒闭没落的企业都有管理问题,一个公司快速崛起,如何管理几千员工,在没有形成有效体系的情况下,这是一个难题!一团糟的管理,总监、副总监一大堆,带来的必然是人浮于事、贪污腐败;

第三,没有可靠的商业模式,每个地方的贫困都有自身的原因,不从一地试验清楚,就大幅铺开,决策者非坏即蠢;

第四,为花钱而扩张。

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……盛宴结束了,我们这些旁观者,没有咂到油水的痴汉们,只能庆幸他们花掉的纳税人的钱还没有说的那么多……

应该说这个企业的死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,没有商业模式、管理混乱、疯狂扩张都决定了这个结果。这家企业的死掉,对云南互联网市场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,首先加深了大领导们的看法,那就是云南依靠自己搞不了互联网,本土企业机会更少;其次,企业在疯狂扩张的时候,给出了很多离谱的薪资,对本来一穷二白的许多云南互联网创业者来说,提升不少成本(但对我这种打工的还是有点好处,薪资水涨船高一点点)。

最后,每个人都恨铁不成钢的说:“唉,云南果然整不成互联网!”

是啊,云南这地漂亮,昆明这地四季如春,还是搞房地产靠谱!

作者:春去花还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阅读 ()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