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

本贴最后更新于 1451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

wechat.jpg

公开课的内容

张小龙的演讲内容个人概括(怎么感觉像和领导开会记笔记一样。。)

  1. 微信是人们花时间最多的信息传递工具/平台,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远方的信息,宽广度早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的一个时代,也是微信一直要解决的一个问题。也引发了一些隐私问题,比如广告服务推送,倡导同行一起重视。
  2. 信息获取的被动。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。目前大多数人都是被动获取信息,人们也倾向于这种模式,不愿意主动地获取信息。微信完全是基于推送的模式。
  3. 社会关系的扩大的和复杂,各种同学、同事群、朋友圈的关联 ,微信之前限定好友上限 5000,目前已经有 100 万人已经接近 5000 个好友,促使要扩大好友数目。附近的人刚上线时,感到不安。不确定是好是坏、带来的影响难以控制。
  4. 信息传播的快速。事件传播的速度爆炸,并且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和事件本身的夸张型、趣味性、新鲜性有强关联性。 技术手段无法衡量内容的质量标准,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帮助平台作出仲裁。
  5. 信息选择的困难。看到的内容总是局部。在「看一看」中实践了社交推荐,效果还不错。
  6. 信息的多样性。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,希望更多的「小号」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  7. 搜索的困难。与 Web 互联网相比,移动互联网的各个 app 之间更加割裂,信息难以打通。做「小程序」的便是因为一个梦想:希望通过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「小程序」内部,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长尾的搜索需求。「小程序」目前是团队一直需要不断改进的领域。
  8. 微信的起步阶段基于移动端来做,而非 PC,PC 只是辅助。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,产品可以更好地普及到每一个人都能用。但是有 2 个小小的失误:
    • 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 PC Web 版,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。
    • 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,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,内容应该是多元且丰富的,但是不小心做成了文章为主的载体,是的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,而形成短内容的缺失。
  9. 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,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是,让十几亿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,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。
  10. 新版本的小预告:微信的发力方向是指是短内容为主,近期可能会与大家见面;由于春节到来,红包上也有了新的创造,希望你能够发挥创造力。

个人的看法

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有了 QQ,为什么还会诞生出微信,感觉两者完全是重合冗余的。很多曾经将 QQ 作为主力信息交流工具的人来说,可能微信放在今天在他们眼里依然不算是一个「好用」的产品:

  • 朋友圈只能看共同好友的评论
  • 群聊不保存到通讯录可能会再也找不到了
  • 文件传输、协作能力很弱,没有 QQ 强大
  • QQ 空间的保留的那份感动...

看起来好像就是微信的内容丰富度不如 QQ 及其衍生品,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?仅是一个「公众号」便开辟出了一种新的模式,它的诞生是在 4G 普及、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两年,虽然之初具有一定门槛和复杂度,但是给了很多有想法、想表达的人一个渠道,所拓展出来的业务繁荣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。包括后面的「小程序」,在公开课中张小龙也叙述到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,微信作为载体的「小程序」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的会更加无碍且高效,海量数据更好地用于服务用户。

公开课中思考

  • 第一点: 服务商利用隐私虽然会带来更高效、更精准的服务,但就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会带来隐私泄露、垃圾营销等问题。而如今天网系统、各种人脸智能化识别、数据流通的当代社会,个人的隐私空间已经压缩到了最小。解决这一类问题,其实和一个「度」有关。需要保证海量数据哪一部分数据只能被谁利用,哪一部分只能生产在什么领域,是一个需要多领域一起长期摸索的过程。

  • 第二点: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,虽然互联网上的信息唾手可得,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流量是被动获取的,供应商根据你的浏览记录、兴趣点、标签、行为操作等等属性来编织一张属于你的用户画像,为了尽可能的保证你在他们的服务上多「逗留」一会儿,为你推送的内容往往是算法 + 人气/热度精心筛选的。有些人说这是一种不好的模式,因为它不但局限你的思维,让你无法从其他的切入点切入,而且还会恶性循环,需要我们自身打破这种被动获取的方式,尽可能地主动地搜寻探索我们感兴趣的领域。我无法完全赞同这种观点,首先未免小看或者说不了解该推送算法。这类算法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只会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东西,它背后的处理逻辑是极其复杂且繁琐的,这种类似人工智能的应用会不断试探你,不停的修正、重构一个真正的你,即使你在 YouTube、Bilibili 这些视频网站上只看 游戏 视频,suggest to you 也绝不会蠢到单纯的以为你只是一个狂热到生命中只有 游戏 的玩家。人们都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,不要轻易的被煽动和相信,理性中夹杂着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事物,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:)

  • 第三点: 「附近的人」刚上线时,张小龙有着隐隐的不安,觉得打破了和附近的人的界限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。当然可能有些人已经尝试或成功把这一功能当做约*来用。扩大 5000 个好友数目限定同样也会让张小龙感到担忧,说实话我比较好奇这个的上限 5000 数字到底是如何定下来的,好友数目的增长会带来哪些不可控的影响?好友位的增多提高了不法分子的效率,一个账号的能力得到了提升,节省了多账号的成本; 「对不起,好友满了,加不了了。」 变得难以说出口了(笑

  • 第四点: 人们往往只会对“魔幻“、“耸人听闻”、“搞笑”的新闻产生更大的兴趣,所以捏造虚假、标题党等内容屡见不鲜。技术手段本身不具备像人对艺术的感知、评判能力,它的评判是模式化、标准化的。按照一定的算法加上抽象模板去打分。所以微信本身对内容的质量的把控是离不开众多参与者的,这也正是目前人工智能的一个很大的窘境——没那么智能,却想要干“人”都需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做的活。

  • 第五点: 微信尝试了利用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来扩大你的选择范围,自从打开了「看一看」功能后,看到小红点我也习惯性的会点开看看最近大家都看了什么。其实和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是相类似的,但是这个过程显得更简便更随意,少了那么一点「刻意感」,会让人更容易去分享。

  • 第七点: 张小龙说移动互联网各个 App 更加割裂。其实我觉得和第一点隐私问题相似,虽然 App 之间是相互割裂,但是每当你在微信上交流过数码产品,浏览器浏览、搜索过什么内容,电商网站便会向你推荐相关产品。但微信这边不满足于与其他应用交流数据,而是想自己做成一个全能的平台,利用小程序掌握所有的数据,来支撑长尾的搜索需求,野心蓬勃。

  • 第八点: 微信最初便是以移动端作为出发点,PC 端仅仅只是作为替补,这点确实很妙,微信项目的诞生到推出,也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史,马化腾也说过当时处境其实不算太明朗。微信利用手机通讯录的社交属性,实用的懒人专属语音功能,加上手机的随身携带不离身的特质,让微信很好地发展普及起来。

    马化腾:确实是有 3 个团队报名。当时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,从 PC 到移动怎么打?当年诺基亚从前一年市场份额 70%、80% 规模一下子掉下来,安卓、苹果这类智能手机迅速替代了传统功能机,互联网企业反应过来的才能活下来,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。我们是最早拿到这张船票的,没上船的再也过不来了,这是最大的一个危机。

    另外,从这次视频中明显可以看出「短内容」是个高频词汇,应该是微信接下来要布局和发力的重点。如今好像很多内容都从大而全转变成了精而短,是人们都变懒了吗?还是当今工作负担较大,大家时间都不多?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:

    • 创作者的门槛:长内容的创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、精力的,并且很有可能远远低于预期收益。例如哔哩哔哩的纪录片、科普视频,甚至是鬼畜视频,一旦收益不好便会大大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。降低门槛很早就成为了趋势,不但可以扩大创作者的人群,还可以使得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。
    • 获取者的精力:会议、吃饭、通勤、等待的过程中有太多碎片化的时间。一旦你无所事事时,低头抬头把玩手机早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习惯。这个时间点,精简的短内容一定是更好的表达方式,较于长内容不会有那种“割裂感”。用户往往会把长内容的优先级放到最后或者是有时间之后,总是会把简单的会先消化掉。这就造成了长内容的劣势。
    • 传播速率不同,阅读这部分内容效率显然高很多。Facebook 就是 Facebook,Twitter 就是 Twitter。新浪微博之初也考虑过成为一种 Facebook,最后还是以 140 个字数作为特色的内容产品,避免了和博客/论坛/资讯门户正面竞争。短内容也会让 feed 流一气呵成,让微博、抖音用户产生一种一直刷不累的错觉。

公开课视频

  • 张小龙
    1 引用 • 4 回帖
  • 微信

   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。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、搜索号码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,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。

    129 引用 • 793 回帖
  • 公开课
    1 引用 • 4 回帖

相关帖子

欢迎来到这里!

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,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,以平等 • 自由 •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。最终,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,共同成长。

注册 关于
请输入回帖内容 ...